读书笔记:《江城》

《江城》是艺术,艺术源于生活。

是的,这是一本关于生活的书。很简单,也不简单。何伟是 2000 – 2007 的《纽约客》驻华记者。我一直以来对《纽约客》的文章抱有一种崇敬的心理,于是爱屋及乌地对何伟感兴趣了。在翻开《江城》前我对这种标题的书一向不感冒,感觉不过就是生活随笔,或者就是旅行笔记,而随笔的弹性一向很大,我怀疑能不能耐下性子读完。但是我在第一章就被何伟的文字吸引了。在我这个直男看来,这本书就像一个身材一般的化着淡妆的清纯少女。当她站在人群中,我不会注意到,擦肩而过亦不感觉可惜。但当她独自一人站在我面前,周围没有环境的干扰,反而能让我静下心欣赏这种美。是的,她没有男人趋之若鹜的大胸细腰翘臀长腿,但是这种美,是纯净真实的。何伟不过就是把他在中国的所见用平淡的文字写出来,再加上如淡妆般的小修饰,这种细腻而真实的描绘,让我总有迫不及待读下去的欲望,就像我在独自欣赏那个少女时总不想把眼睛移开一样。

当然,这样也太容易了,谁在异国他乡生活个几年甚至几个月没有些有趣的所见所闻。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可以很好的说出何伟在中国的生活。涪陵,这个我读完书都不知道在哪的小地方(后来查了一下才知道是重庆的一个区),竟然在他眼里如此真实。真实,貌似很简单,其实很难。我们一直生活在夸张的谎言中,甚至让我们无法意识到我们已经在谎言中很久了,于是谎言似乎变成了事实。偶尔出现一个《皇帝的新衣》里最后的小男孩反而让人不知所措。稍加修饰的真实对我而言正是最舒服的。当然正是因为他是「洋鬼子」,他才能发现不一样的生活。我们了解中国吗?很多人会说只有中国人才会懂中国,「洋鬼子」不可能了解中国,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历史长达五千年,岂是他国人能了解。我一直认为我对中国虽不了解,但好歹懂得一二,然而何伟笔下的中国,在我眼里又是何等陌生。中国又有多少个「江城」呢?我不知道。我唯一能确定的是每个「江城」都大不相同。

从小生活在城市让我总有种通晓天下大事小事的迷之自信,尤其是在互联网发达后我总会有天下大事尽在掌握的幻觉,但是我却忽略了生活在城市的人远远不如生活在农村的多的事实。并非每个人都是住在一线城市,并非每个人都知道互联网。不过想想现在老一辈的人用了四五年 iPhone 还天天问怎么用就不意外了。何伟笔下的人,陌生又熟悉。跟我一样,他们也是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无动于衷,但是对远在千里的事却倍感兴趣。三峡大坝的修建在他们看来无非如此,反而是我比较感兴趣。我们似乎总喜欢关心别人的事,却对自己的生活视而不见。有人打架时,围观群众总是议论纷纷,却没人喜欢站出来阻止。我们习惯作旁观者,因为我们不需要为旁观负任何责任。但是反过来看,每个人都那么自私。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无下限地伤害他人。甚至在大环境下,每个人都会变成这样的人,这些我们小时候鄙视的人。包括何伟,一个普林斯顿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在临走前还会跟一个没文化的擦鞋匠杠上。旁观者会觉得毫无意义但是我不认为有多少人会比何伟更能保持理性。

但是反过来何伟在美国生活了更久,也不会观察并写出一本书。我认为也是因为他身在庐山,怎会仔细观察。想想我生活在一线城市,不也匆匆忙忙,无心观察。心态不同,观察点亦不同。我现在相当享受在咖啡厅写作,很大原因也是我在社会中,又不在社会中。咖啡厅是个小社会,人来人往,又互不干扰。似乎很吵又相当清净。在这种环境下我会写累了或者看书累了就观察他人。一举一动都能很好地表现出他人的心情、性格,又是绝佳的写作题材。在我看来,真即是美。生活很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都喜欢美,因为美好的东西就是艺术。一个动作、一个人、一句话都是艺术。我不懂艺术,但在我眼里的艺术即通过真表达情感。一幅画、一本书、一件瓷器都是艺术,而在我看来真即艺术。朴实的文字加上小小的修饰更有诱惑。若隐若现更能激起了解的欲望,就像男人更喜欢女人穿着若隐若现的情趣内衣而非赤裸裸的站在面前。

《江城》是那种可以反复读而不腻的书,而这也不是那些需要层层剖析的书,就像你不会想把这样一个少女层层扒光。我认为读这本书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下午的咖啡厅,一个人,坐在落地窗前,细细的品味文字的艺术。偶尔发现一些惊喜就像海滩上发现贝壳的小孩,微微一笑,不必想多。

我们需要微信吗

当然我们需要,很多人会这么想。

我已经想这个问题很久了。微信究竟是什么?腾讯给它的定义是「一种生活方式」,现在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不止外国人,连中国很多人也觉得微信就一聊 (yue) 天 (pao) 软件,能有那么火么?想当年 QQ 的用户数亿,几乎涵盖了全国的所有网民,也没有如今那么火啊。而现在呢?微信支付,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摇一摇抢红包。微信似乎已经变成一个操作系统了。甚至对很多人来说一部手机只需要有微信就够了。我相信国内很多人如果手机只能装一个第三方软件甚至只能有一个软件那就是微信了。确实手机的本质是一个通讯工具,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手机在亚洲几乎就是一个人的电脑(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屏手机在亚洲开始火的原因),而微信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这部电脑的核心。越来越多的长辈开始用智能手机,而他们的手机几乎无一例外的有微信(除了我的父亲,他是那种特别讨厌现代科技的人)。

我不知道这样的情况是否好,从微信这款产品看微信之父张小龙先生应该是一位控制欲很强的人。想想淘宝分享商品给朋友还要复制口令,实在滑稽,而细细想想又觉得可怜。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只有在搜狗才能搜到,而其他如 Google 等的搜索引擎找不到。我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好事,对于大多数用户甚至根本察觉不到。他们可能反而认为在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排版都比较工整(或者直接说看起来比较整齐吧,很多人连排版都不知道是什么)。这恰恰与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吻合嘛。一切都是一个群体说了算。我国是党领导一切,而中国互联网怕是要微信领导一切,党领导微信了吧。

想写这篇文章很久了,有个原因是我本来就不怎么喜欢微信。我当然不是说微信这款产品做得不好,恰恰相反,以一个产品质量来看微信可以说放眼全球都很难找到如此优秀的产品。这在国产产品中特别少见,众所周知我国有著名的防火长城,而导致国内互联网成了一座孤岛。国内的厂商会认为只要服务于国人就够了,毕竟十几亿人的市场能拿下也是一个特别恐怖的市场规模。而我不知道是不是国人给管理惯了甚至有种奴性,很多人觉得就应该什么都被控制,当然这主要是存在与老一辈的人。

而促使我写这篇文章的导火索是几天前我想找一个朋友出来坐坐。然后我习惯性的通过微信来约时间。很久她都没回我,我甚至以为她失联了。直到后来我才发现她只是把微信删了。于是我们回归了短信这个快死了的通讯方式。这让我想到我的微信里其实是有很多人我没有他们的另一种联系方式。如果没了微信,那么我们就失联了。好在我们认识的时间比较久,当年可还没有微信这种东西。

我们现在花太多时间在微信了。不仅仅是私人事务,工作上的事也用微信来解决。我是大学生,有时班级里会有通知,而解决方法就是建一个微信群。不可避免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发出不是通知的东西上去。自然而然会有人屏蔽这个群,那么通知的即时性何在?这当然不全是微信的错,毕竟发什么东西是没办法控制的,这时只有靠群里的人自觉。传统的通知方式已经消失,按理来说工作事宜应该是用电子邮件来解决,这是全世界通用的通知形式。奈何国内电子邮件没有发展起来,竟然用微信来替代了。不得不说这又是一种悲哀。

上面这些例子用一个词语就能概括了 —-「多数人暴政」。是的我们时时刻刻生活在这样的暴政下。讲个我身边的例子。最近几个月来我家的信号一直不怎么好,后来终于联系上中国移动方面来解决了。结果得到的答案是附近有一个信号基站因为居民害怕辐射被拆掉了。这不就是一种暴政吗?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些人没文化。但是有文化的人就不会这样吗?

朋友圈也是个特别有意思的存在。不同于微博,那是一个「私密」的地方。你只能和你的「朋友」分享各种事情。而且只有「朋友」之间可以看到评论或者点赞。说实话现在我估计没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的微信里都是自己的「朋友」。朋友圈充斥着各种找校卡找失踪人口,帮忙投票关注公众号,甚至微商代购。我不知道找校卡这东西有什么用,就是觉得这东西也就是发过就忘。谁会记得呢?偶尔还会有些人。你甚至不知道你加了,突然发来一条消息或者朋友圈帮忙投票。这时你可能才想起:诶我什么时候加了这个人。我也不知道那些代购微商的人为何要将朋友圈这个只和「朋友」分享事情的地方搞得铜臭味十足。我并不反对商业,但是我还是希望注意发展商业的地方。

当然以上的东西我都发过,迫于社交的压力。我不知道这些有什么作用,可能我们早已被这些内容充斥了,麻木了,习以为常了。我并不讨厌微商代购,但是在一个以朋友为目标的场合做这些我觉得稍有不妥。我们真的需要这些吗?我不知道。而另一个功能,没人知道有多少人点了赞,除了你自己。不得不说这个设计太微妙了。朋友圈的心理太好玩了,简直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有分组、有点赞(谁知道是不是真心的赞还是点赞之交)、还有评论。而核心就是除了自己没人知道。全部都是在一个半封闭半开放的环境。这不就是社交吗?我们不断的刷存在感,然而真的存在吗?

我还是希望不被微信绑架,不然少了微信就成了失踪人口。就像前面说到的仅仅是微信联系不上就以为失联。看似不大其实细思极恐。我们的「社交」,看似坚固,实则脆弱。李如一先生可以告别微信,但是我并没有这样的勇气。可能是因为他生活在美国,而我不一样。是的我删了很多「好友」,目前微信里也只有一百多个人,还不全是我的朋友。点赞数目也并不多,不像一些人可以动不动几十个赞。我也不敢说我的微信里都是我的朋友,有些连过客都不算。我还是会留着微信,短时间也无法摆脱。当然我也不想摆脱,只是希望这里能保留纯净。我很喜欢微信那张启动画面,这可能就是一种无奈吧。